健康室 > 健康护理 > 慢病护理 > 气血津液病证护理
气血津液病证护理
更新时间:
2011-03-02 14:53:12

郁证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表现为情绪抑郁、心神不宁、胸闷胁胀、五心烦热、梅核气等症状,属情志病。现代医学上神经官能症中神经衰弱、癔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大致属于本证范畴。

1、 病因病机 情志所伤是郁证的致病原因,而体质素虚,尤其是肝、脾、心脏脏气弱是发病的内的因素。

(1) 郁努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则胸闷太息、两胁胀痛。

(2)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胸闷纳呆、聚湿生痰、痰气郁结形成“梅核气”。

(3) 久病体虚:脾虚血少,心失所养,故心神不宁。

2、 辩证论治 郁证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通气机为郁证总的治则。

(1) 肝气郁结:

证候:精神抑郁、胸闷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腹胀嗳气,食欲不振、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

(2) 气滞痰郁:

证候:咽中不适、如有异物便阴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苔白而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理气解郁。

方药:半夏厚朴汤。

(3) 心神失养:

证候:精神光惚、心神不宁、悲优善哭、苔薄、脉细。

治法: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

(4) 心肾阴虚:

证候:眩晕、心悸、虚烦不寐、腰酸、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3、辨证施护

(1)肝气郁结:

①保持室内安静,禁止喧哗,病室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②经常劝导多活动、少忧愁,以分散不良情绪。

③《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故对患者要诚恳,同情关怀,耐心细微使之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④饮食以蔬菜和营养丰富的鱼、瘦肉、乳类、豆制品为宜,忌食辛辣、烟酒、少食肥甘厚味、常吃柑桔理气解郁。

⑤服柴胡疏肝散时,要避免与碳酸钙、硫酸镁、氢氧化铝西药合用,以免降低药效。

(2)气滞痰郁:

①患者常觉咽有异物感,疑食道恶变,可作钡餐排除癌变,去除顾虑。

②经常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若心情不舒畅时劝导暂不进食,待平静后再进食,但勿过饱。进食时切勿动怒,以免影响食欲。

③平时常吃萝卜,顺气化痰,常用木蝴蝶、厚朴花各3g泡水代茶饮,以理气化痰。

④尽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经常劝导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及散步、做操等。

⑤半夏厚朴汤为主治梅核气的有效方。在服此药时首先要做好安慰解释,消除思想顾虑。其次因方中紫苏、厚朴均含有挥发油,煎煮时以清水浸泡半小时,而后煎15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3)心神失养:

①患者避免惊吓和过于兴奋及激动。

②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因患者精神恍惚,故临睡前可服柏子养心丸或针刺神门、三阴交或耳针埋心、肾等穴位。

③平时加强饮食调理,可常吃莲子粥、大枣、桂圆肉、少食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

(4)心肾阴虚:

①居室宜清静,室内温度宜凉爽。

②注意劳逸结合,早卧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③若发生眩晕、心悸,要卧床休息,少活动。

④临睡前可服天王补心丹或硃砂安神丸,忌饮浓茶。

⑤遗精者应注意摄生,节制房事。

4、养生指导

(1)要让患者经常保持心舒畅,正确对待各种事物,少忧思郁虑。

(2)平时加强饮食调补,常吃红枣桂圆汤、百合莲子汤,健脾养心安神。

(3)加强锻炼,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使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4)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只有去除病因,才能治愈郁证。

厥证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特征 。发病后常在短时间内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和口眼喎斜等后遗症。严重者可一厥不复,导致死亡。故《故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现代医学所包括的出血性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症、癔病等,可参照此证辨证论治及施护。

1.病因病机 厥证的病机主要由于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根据具体病因,常见有气厥、血厥、痰厥三类,重点论述如下:

(1)气厥:因恼怒惊骇、情志过极而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窍隧而昏倒。又因过度疲劳,以致阳气消乏,心气下陷,清阳不升造成突然昏厥。

(2)血厥:属于实的为肝阳素旺,暴怒后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而昏倒无知。因久病体虚及产后或其它疾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发生晕厥为虚证。

(3)痰厥:形盛气弱之人,嗜食酒酪甘肥之品,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蒙清窍,眩仆而厥。

2.辨证论治 对于厥证的治疗,首先要分别虚实,进行急救,对于实证先用搐鼻散取嚏,然而用苏合香丸或玉枢丹开窍醒神,而虚证急用参附汤灌救,以回阳固脱,而后用生脉散益气救阴。并配合针刺,促其清醒醒后则分辨气、血、痰诸厥进行调治。

(1)气厥:

①实证:

证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四肢厥冷,平素多肝气不舒,多由情绪刺激诱发、苔薄、脉弦。

治法:顺气开郁。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②虚证:

证候: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息低弱,平素体虚,多由惊恐或劳累诱发,舌淡,脉沉细。

治法:补气回阳。

方药:四味回阳饮加减。

(2)血厥:

①实证:

证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平素多肝阳亢盛,易暴怒,舌红,脉沉弦。

治法:活血顺气。

方药:通瘀煎为主。

②虚证:

证候: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舌淡,脉细数无力。

治法:补养气血。

方药: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

证候:突然昏厥,喉有痰声,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行气豁痰。

方药:导痰汤为主。

3.辨证施护

(1)气厥:

①对实证晕厥者,立即让其平卧头低位,解开衣,领有痰者可侧向一边,便于分泌物排出。

②急用针刺人中、素髎、内关、百会、十宣等穴位开闭通阳。

③也可用生半夏末或皂荚末取少许吹入鼻中,使之喷嚏。或用菖薄末吹鼻中,桂末纳舌下,达到通窍醒神之效。

④患者住单间,劝慰家属不要惊惶失措,频频呼叫,更不能在床旁啼哭或议论隐情。

⑤及时测量血压,观察脉搏、呼吸,认真做好记录。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

⑥虚证患者要保暖,室温宜偏高,醒后可让患者口嚼金桔饼理气解郁。

⑦要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夜间有充分的睡眠。若眠不实可服镇静药或针刺内关、神门,防止耗伤元气,气厥发作。

⑧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2)血厥:

①实证者立即平卧,测血压,并针刺十宣放血

②遵医嘱分次频喂羚羊角粉、牛黄清心丸等药物。

③厥证缓解后,关心体贴,给予精神上安慰,勿恼怒,少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喝闷酒。

④因大出血随气脱的虚证,面色苍白、肢冷,要格外保暖,盖好衣被,防止感受风寒加重病情。

⑤可采用艾灸到脉回汗止为度。常用穴位是太溪、气海、脐中、百会等,也可用耳针,常用穴是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等,以达到疏通气血,回阳举陷之目的。

⑥饮食宜给热量较高,易于消化的糖水、米粥、蛋汤、牛奶等,平时常吃一些补中益气、补血之品如龙眼、大枣、荔枝、羊肝等食物。

⑦认真记好尿量。若每日尿量500ml以下,表示厥证未复,若更少伴呕吐可能为变证的发生。

⑧中药宜热饮。独参汤要按时正确服下,可少量多次饮服,若药不能纳,则病难除。

⑨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做好输血的准备工作。

(3)痰厥:

①取侧卧位,痰不易咯去可拍其背部,或口服竹沥水以利化痰,痰在膈上者,急盐汤探吐。

②若喉间痰鸣者,立即用吸痰器吸出,以免窒息。

③饮食宜清淡,甜食、肥甘厚味、油腻、粘滑之品易助热生痰,不宜多食。

4、养生指导

(1)对于思想狭隘者要加强修养,不能急躁,避免恼怒及不悦。

(2)素体虚弱者要注意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应早卧早起,晨起到户外散步、做操、打太极拳,增强体质。

(3)感情脆弱者,不要参加吊死问丧活动。

(4)盛夏季节,高温作业防止中暑。

(5)饮食要有时,不能过饥或过饱。

(6)合理节制房事,饮酒适度。

水肿

水肿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病证。《丹溪心法·水肿》将本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西医所指的急慢性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度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所出现的水肿,可参照此证辨证施护。

1.病因病机 由于外邪侵入,或脏腑功能失调,使三焦渎职,膀胱气化不利而发水肿。

(1)外感风邪:因感受风寒之邪,而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导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2)饮食不当:由于饮食过饥过饱或七情内伤,使脾气失于转输,水液内停,溢于肌肤而致水肿。

(3)体虚过劳:久病体虚或劳累过度而损伤肾气,导致水液输布失调、水液积聚而生水肿。

2.辨证论治 水肿辨证仍以阴阳为纲。凡证见表热,实证者多按阳水论治;凡证见里虚,寒证者多从阴水论治。

(1)阳水:

①风水泛滥:

证候: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兼见恶风,发热、咳嗽或咽部红肿疼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②水湿浸渍

证候:全身水肿以腹部及下肢为主,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胸闷、纳呆、苔腻、脉濡。

治法:通阳利水。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为主方。

(2)阴水:

①脾阳虚弱:

证候;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面色萎黄,神倦肢冷,纳呆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为主方。

②肾阳虚:

证候;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腰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面色灰滞,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利水。

方药:温阳利水汤为主方。

3.辨证施护

(1)阳水:

①阳水患者病室应干燥、清洁,热重者宜偏凉爽,湿重者宜温热,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②宜绝对卧术休息。护理时,态度和蔼,耐心细致,水肿甚而致胸闷、敝气者取半卧位,床单需干燥平整,无渣屑,无皱折,严防皮肤破损感染。

③患者脾胃功能弱,宜选且清淡、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面条、稀粥等。因此证风水泛滥,宜给滑利渗湿的食品如菠菜、空心菜、芹菜、黄花菜、黄瓜、冬瓜、茭白、西瓜、雪梨、荸荠、鲜藕汁等。

④阳水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改为低盐,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物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水肿》中用赤小豆、桑白皮、鲤鱼、白术方治水肿,明确指出:“鱼勿用盐、始终一切断盐、慎盐酱五辛”。历代诸家重视忌盐。

⑤阳水兼热者,因大便干结,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适当用缓泻药如麻仁丸,润肠通便,切忌用药过猛,使体力不支而晕倒.

⑥头面部肿势烈,可用浮萍草煎水熏蒸,以促发汗消肿,但勿受凉.

⑦风水兼有外邪可给芫荽煎水代茶饮,以助发散,当表证未除时不宜攻下.

⑧阳水患者有喉蛾红肿疼痛时,用锡类散或喉风散吹于患处,一日三次,并加强口腔护理,每日可用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水嗽口,达到清热毒目的.

⑨攻逐一法为治阳水常用之法,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易伤正,故服药前测体重、腹围,服药后观察全身变化及大便情况,做好记录。

⑩严密观察水肿的变化。肺病多头部先肿;心病多下半身肿;脾病多四肢先肿;肝病多胁痛而腹先肿;肾病多早上面肿、晚上足肿。水肿的消退多从上而下。若四肢消退而腹部增大,则为水脱津亡,预后多不良。

(2)阴水:

①患者属虚寒型,常畏寒,需多加保暖,病室宜向阳,室温偏高,平时多加衣被,免受风寒.

②阴水病程缠绵,反复不愈.心情急躁易怒,要多加关心,树立信心.

③患者全身浮肿而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退,皮肤极易破损,故要特别加以保护,经常用温水清洗,切忌动作粗暴,用力硬擦.对皮肤皱襞处要细心擦净,擦干,撒以滑石粉.阴囊水肿明显者,可用吊带托起,防上褥疮的发生.下肢水肿可抬高患肢.

④阴水宜补益,可多给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蛋、肉、鱼等.饮食宜温热,忌生冷瓜果、凉拌菜,适当用一些姜、芥末、胡椒等。并常吃补中益气温阳之品如扁豆、蚕豆、莲子、胡桃、大枣、牛羊肉等。因脾虚脘腹胀闷,少吃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⑤中药宜浓煎、热服、少量多次。

⑥严密观察病情。如有无高血压脑病及服用利尿剂后尿量变化,肿势消退情况,舌苔的异常,如突然苔退光如镜或厚如积粉、腐蚀,表明病情恶性,若舌体肿大而突然瘦小、抖动,可能是肝风内动之征兆。

⑦水肿消退后可适当配合气功锻炼。

4.养生指导

(1)生活起居有规律,早卧早起。

(2)水肿消退后需动静结合,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要防止过度疲劳,尤应节制房事。

(3)此病缠绵反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正气强盛,免受外邪的侵袭,预防感冒。

(4)加强营养防止伤食,尤其大病愈后切忌暴动饮暴食,不能过食肥甘之品。

痰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首先描述了四次:“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谈饮涉及范围很广,通常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 西医所指的慢性气管炎、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肠梗阻等属于本证范围。

1.病因病机 痰饮的成因为外感寒湿,饮食不节,或劳欲所伤,致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三焦不利,津液停聚化为痰饮。

(1)外感寒湿:凡气候湿冷,坐卧湿地,水湿之邪浸袭卫表,使中阳受困,运化无力,水湿停聚而成痰饮。

(2)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暴饮过量之水;脾胃素虚,食少饮多,水停而不消;均可阻遏阳气,使中州失运,湿聚为饮。

(3)劳欲所伤;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能停而成饮。

2.辨证论治 痰饮为阴盛阳虚,本虚标实之候,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凡饮邪壅实者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被动除饮邪;而阳虚饮微者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

(1)实证:

①饮留胃肠:

证候:脘腹胀满而疼、肠间漉漉有声,伴便闭而无矢气。口干舌燥,周身浮肿,苔白腻,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

②饮停胸胁:

证候:胸胁胀满疼痛、呼吸、咳唾,转侧时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或控涎丹。

③饮犯胸肺:

证候: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如白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浮肿,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开肺化饮。

方药:外寒引动宿饮,可用小青龙汤。

④饮溢四肢:

证候: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见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苔白,脉弦紧。

治法:解表化饮。

方药:以小青龙汤为主方。

(2)虚证:

①脾胃阳虚:

证候:胸胁支满,头晕目眩,不欲饮水,或饮入易吐,泛吐清水痰涎,或背部寒冷如掌大。胃中有振水音,食少便溏,舌苔白滑,脉弦细。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为主方。

②肾阳虚弱:

证候:怯寒肢冷,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脐下动悸,心悸气短,舌体胖大有齿印,苔白腻 ,脉细弱。

治法:温肾化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为主方。

3. 辨证施护

(1)饮留胃肠:

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散,故居住向阳、干燥、空气新鲜的房间。

②患者脘腹胀疼要卧床休息,少活动,并多加关心。亦可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理气止疼。

③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素流质,如藕粉、米粥、蛋汤等。禁食肥甘厚味、生冷、煎炸、油腻、烟酒之品。平时多食白菜、青菜、芹菜、冬瓜、苦瓜、绿豆、鲫鱼等行气利水之物。

④患者便闭,口干舌燥,可多饮一些蜂蜜水、桔子汁多吃香蕉、西瓜等祛火润肠之食物。

⑤服攻逐药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消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服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剧烈腹疼、频频呕吐、汇泻不止、心率不齐、呼吸气促、脉沉细、大汗淋漓等证候,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防止虚脱,并立即停药。

(2)饮停胸胁:

①患者因转侧时疼痛加重,故让其少活动,睡时少转侧。

②若气短息促,可立即吸氧,并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

③服十枣汤时要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十枣汤的煎服法是甘遂、大戟、芫花三味共研末,大枣十枚煎水,与药末调和后早晨空腹服(现在多以药末装入胶囊吞服)。服后观察咳嗽,胸痛、心下痞满等症缓解情况。

(3)饮犯胸肺:

①患者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可取平卧位,长期坐位要注意尾骶部皮肤情况,严防褥疮的发生。

②呼吸困难者及时给氧,并记录用氧的时间。

③及时辨别痰的颜色、粘稠、数量,若痰变腥臭味或黄粘难咯,可能是变证。

④要特别加强口腔护理,每日多次嗽口。

⑤劝患者戒烟,室内禁止吸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⑦本证遇寒即发,故应保暖,提高室温。

(4)饮溢四肢:

①患者需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

②经常注意气候变化,要随寒流热程度不同,增减衣被,当背部感到寒冷难受时,尤要保暖。病室寒温适宜,免受风寒、潮湿等刺激。

(5)脾胃阳虚:

①患者头晕目眩属虚证,更需卧床休息,关心体贴。病情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②多给补中益气之品如南瓜、扁豆、莲子等。

③患者饮入即吐,泛吐清水痰涎时要劝导少量多次进食,尤其服中药时要频频饮服。或者针刺内关止吐。

④要适当限制水量,少进水果、果汁、汤汁等。

(6)肾阳虚弱:

①本证病久体弱,负担较重,情绪焦虑,要多加安慰,体贴照顾。

②患者怯寒肢冷,下肢尤要保暖,可用护膝垫保护。

③密切观察脉象、呼吸、小便、少腹疼痛等情况,若少腹拘急不仁,可用热水袋热敷少腹解痉止痛。若心悸气短,立即吸氧。

④饮食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补养之品如牛、羊、瘦肉、蛋等。

4.养生指导

(1)生活起居有规律,禁烟酒及辛辣之品。

(2)痰饮恢复期,饮邪虽去,但正气未复,仍需增加营养,细心调养,才能早日康复。

(3)适当活动,可采取散步,做深呼吸运动,使气机通畅,利于水液输布正常。

(4)不可久坐湿地,冒雨涉水,不贪寒冷。

(5)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消渴

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专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为特征的疾病。目前临床根据其证候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消。如《医学心悟》中记载:“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等病属于消渴范畴 。

1.病因病机 因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又多在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于疲劳等情况下发病。

(1)情志失调:精神刺激或长期郁怒,日久气郁化火,消灼肺胃之阴,致肺燥,胃热。肺燥则治节失职,敷布无能,水谷精微不能敷于周身,转而直入膀 胱,则口渴多尿发为消渴。

(2)饮食不节:醇酒厚味,过食甘肥,致脾胃积热,消耗水谷故善饥;胃火上蒸,灼伤肺阴,肺失敷布,精微不能荣养周身而消瘦;胃热炽盛,则损耗胃阴,固摄无权亦发消渴。

(3)劳逸过度:素体阴亏,劳累过度致津亏消耗,肾失固摄,精微下注,则小便混浊而甜;阴亏火旺,上蒸肺胃则口渴多饮,导致肾虚发为消渴。

2.辨证论治 本证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则。

(1)上消:

证候: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合石膏知母人参汤。

(2)中消:

证候: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或牙龈肿痛,舌苔黄燥,脉象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

(3)下消:

证候:尿频量多,尿如脂膏或尿甜,口干舌燥,或渴而多饮,五心烦热,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脉沉细而数。

治法:滋阴补肾,生津清热。

方药:六味地黄丸。

3.辨证施护

(1)上消:

①病室宜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素体阴虚燥热,室温宜偏低。

②可适当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③关心体贴,消除患者急躁易怒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治病信心。

④严格控制饮食按病情定时,定量,以蔬菜、瘦肉、蛋类、豆制品为主食,少食煎炸,多食猪胰、山药、茭白、洋葱、西红柿、菠菜根等食物。禁用糖类、烟酒、辛辣甘肥、炙煿之品。

⑤患者因口干舌燥,可给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

⑥注意体重和尿量的变化,每周测一次体重,多饮多尿甚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餐前测尿糖,根据尿糖的多少决定使用胰岛素的剂量,长期注射要经常更换部位,以免形成皮下硬结。

⑦严密观察有无头晕、心慌、汗出等低血糖症状,若有立即口服糖水一杯,如不能控制遵医嘱静推50%葡萄糖液。

(2)中消:

①让患者注意休息,可适当活动,不能过度疲劳。

②饮食按医嘱严加控制中消患者多食善饥。当饥饿难忍时,可添加如白菜、菠菜、油菜,也可食用南瓜、冬瓜、豆芽菜、茄子等。

③口渴甚者可给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达到养阴增液。

④因患者大便干结,可多食萝卜、青笋、黄瓜等以清胃热,也可给予麻仁丸、蜂蜜水润肠通便。并可常用鲜菠菜根100g,干鸡内金15g,水煎服,每日2~3次,达到润燥养胃作用。

(3)下消:

①患者宜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

②饮食方面要严格遵照定进食,不可另行加食,有饥饿者可适当进一些具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猪胰、苦瓜、豇豆、豌豆等。

③皮肤干燥发痒者避免抓破,注意皮肤清洁,内衣柔和平贴,有汗液时勤换、勤洗澡,发生疖疮及时处理。

④患者病程长,心情烦躁,头昏无力更要体贴关怀。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气有苹果酸味时,考虑为酮中毒,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⑥此证尤其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若“三多症状”严重,并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多属危候:如发现患者神情淡漠,或烦躁异常,不寐或言语错乱,或头昏头痛特甚,都可能是昏迷的先兆,应加强观察,备好急救物品。

4.养生指导

(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

(2)适当参加文体娱乐,不宜食后则卧,终日久坐,坚持打太极拳锻炼。

(3)节制饮食,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之品,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有助改善乏力症状。并经常服用七味白术散和六味地黄丸或黄芪代茶饮,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4)节制房事,以固肾气。

内伤发热

本证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的发热,与外感发热不同,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常为低热,有时也有高热。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中医内伤发热证候辨证论治施护。

1. 病因病机 情志抑郁、劳倦过度、饮食失调、瘀血内停,是本证的主要原因,现分述如下:

(1)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 ,肝火内盛,以致发热。

(2)瘀血阻滞;外伤、血证引起瘀血内停,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引起发热。

(3)中气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发热。

(4)血虚失养: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因失血以致血虚失于濡养,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5)阴精亏虚: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致阴精亏损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

2.辨证论治 对内伤发热一要辨明证候之虚实,二要辨病情之轻重,针对病机进行治疗,为治疗内伤发热的根本原则。

(1)肝郁发热:

证候:时觉身热心烦,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2)瘀血发热:

证候;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而不欲饮,躯干和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3)气虚发热:

证候;发热常劳累后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自汗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阴虚发热:

证候: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烦躁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3、辩证施护

(1)肝郁发热:

①肝郁内伤发热病程一般较长,常感身热心烦,故需多加安慰,鼓励,使之心情舒畅,减少烦恼,安心养病。

②本证虽属于内伤发热的实证,但也有正虚的一面,饮食上仍要加强补养,给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清热解郁食品如芹菜、黄花菜、绿豆粥、金桔、雪梨、赤豆粥等。

③患者不必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从而增强体质,利于早日恢复。

(2)瘀血发热:

①此证应卧床休息,尤要加强夜间巡视,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在未查明原因时,切不可随便退热。

②患者口燥咽干而欲饮,要劝导多饮果汁、开水,忌食坚硬、辛辣食品。

③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瘀血发热时,要配合治疗原发病灶。

(3)气虚发热:

①要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防止劳累后病情加剧。

②注意保暖,但要防止自汗过多而亡阳。

③此证体虚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如薏米、山药、茴香、山楂、牛奶、蛋等,避免腻滞之品。

④中药宜温热服,服后要休息片刻,并加盖衣被,使微微汗出。

⑤气虚患者常服补中益气汤或丸药,达到益气甘温除热之目的,但要注意有外感时暂停服。 若素体阴虚,虚不受补者禁用,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胃肠灼热,口舌鼻部生疮舌红苔燥应停药。

(4)阴虚发热:

①此证候病程长,缠绵难愈,又是内伤发热中最见的病证,故要更加关心、照顾、鼓励,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患者性喜凉爽,室内温度宜低,空气保持湿润。

③夜寐盗汗者,夜间衣被不宜盖得太厚太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④饮食上可选百合、绿豆、红枣、甲鱼、黑木耳、银耳等滋阴之品,忌烟酒及辛辣温燥动火伤阴食品。

⑤长期发热,引起口腔干燥、口糜,要加强口腔护理。素体虚弱,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4.养生指导

(1)居住环境要避风、安静、寒温适度。

(2)经常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志内伤,防止气郁发热。

(3)饮食上宜清淡、爽口,富于营养,免油腻荤腥。

(4)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散步,做操,打太极拳,增强体质防止复发。

(5)经常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加减衣被,免受风寒之邪。

咳血

咳血是指气道和肺部出血,随咳嗽而咳出的病证。咳血又称为嗽血、咯血。如《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可见于西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肺癌等肺部疾患,也可见于心血管病及血液病引起的咳血。

1.病因病机 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当内外之邪干扰于肺,肺气上逆则为咳,损伤肺络血溢脉外则为咳血。

(1)外邪袭肺:风热燥邪,首先犯肺肺失清肃,而上逆为咳,损伤肺络,血溢气道,则引起咳血。

(2)肝火犯肺;若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暴怒气逆,肝气化火,气有余便自火,火随气窜,上逆逆肺,肺络受损而咳血。

(3)胃热犯肺:因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湿热内生,热积于胃,聚胃关肺,损伤肺络而为咳血。

(4)气不摄血:因过度劳累,久病失养,情志内伤,耗伤元气则气虚,而血无所主,血不循经,形成咳血。

2.辨证论治 对咳血的辨证,首先要辨清外感还是内伤,其次辨明火之有无,及属虚属实,然后分别进行辨证论治。

(1)外邪袭肺:

证候:头痛,发热,口干鼻燥,咳嗽痰黄,痰中带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润肺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

(2)肝火犯肺:

证候:咳血量多,或见纯血鲜红,咳时胸胁胀痛,大便干,尿赤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肺、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哈散加味。

(3)阴虚肺热:

证候:干咳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

治法: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4)脾肺虚寒:

证候:咳血量多,日久不止,色暗红,畏寒肢冷,头昏气短,胸中胀满,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温脾补肺,益气摄血。

方药:柏叶汤加味。

3、 辩证施护

(1)外邪袭肺:

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复感外邪,使咳血加重。

②咳血量多者,可单居病室,以利及时治疗和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噪音的刺激。

③患者可取侧卧或平卧头侧向一边,以利于血痰咳出,并随时观察警惕窒息的发生。

④饮食宜富于营养,易消化,中药和饮食都不宜过热,应稍偏凉,并忌食辛辣、煎炒等生热动火之食品。

⑤患者在出血时,心情一般多感到恐情,紧张不安,若反复咳血,更加忧虑和急躁,故要做好情志护理,多安慰,关怀体贴,消除其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⑥兼头痛发热者可针刺合谷、印堂、鱼际、内关、外关等穴止痛止血。

⑦兼有口干鼻燥者可用白茅根60g,仙鹤草30g,煎水当茶饮,以止渴、凉血止血。

(2)肝火犯肺:

①患者往往肝火旺感,脾气急躁,故要劝导其勿恼怒,少忧愁,保持心情舒畅,使行肝气条达,减少咳血的反复。

②肝火犯肺,火盛迫血,血来盈口,色鲜红,可服犀角地黄汤以达凉血止血。本方每日一剂,煎取200ml,犀角研粉兑入凉药中,分三次服,服时要观察出血情况,若咳血量多,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短神倦,血压下降为气随血脱之重征,要立即让其平卧,注射参附液或口服独参肠回阳,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③常吃水果和蔬菜。并可常用旱莲草、白茅根各60g,煎水代茶饮,以达清热泻火止血。

(3)阴虚肺热:

①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注意卧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② 患者病程较长,血量少,色紫暗,且顾虑重重,需更加耐心做好生活护理,多多安慰劝说,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

③ 可给清热、凉血止血的蔬菜如芹菜、菠菜、空心菜、黄花菜,水果如雪梨、柑桔、枇杷、杏子等,此外有绿豆粥、鲜藕汁、鲜萝卜汁、梨汁等滋阴降火、清热生津之食品。

④ 不可用灸法、熨法、熏蒸法、热敷等温热疗法,以免动火生火加重咳血。

(4)脾肺虚寒:

① 患者常感胃寒肢冷,病室宜向阳,温暖,但不可过热。

② 注意保暖,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增减衣被,防止复感外邪,加重咳血。

③ 出血期食物以取平性为好,血止后应着重补益,补气养血,可多给花生、红枣、山药、扁豆、牛奶、豆浆、动物肝脏等。

④ 头晕气短时需卧床休息,血止后待病情好转可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

4、 养生指导

(1) 注意生活起居有进,避免过于劳倦、房事,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入,咳血反复。

(2) 精神开朗,保持心情乐观,舒畅,克服急躁易怒的脾气,安心调养。

(3) 加强饮食调量,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之品,多吃花生、大枣、山药、莲子等补气养血食物。

(4) 积极治疗原发病证,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吐血

吐血是血从胃中经口呕吐而出的病症,血色多黯红,多夹有食物残渣,并常伴有脘胁胀闷疼痛等症状。主要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多见。急慢情胃炎、食管炎、应激性溃疡等也可出现吐血。

1、 病因病机 吐血主要来自胃的病变,因外邪犯胃,胃络受伤或他脏有病影响及胃均可引起本证。

(1) 胃中积热:素嗜辛辣灸博,饮食不节以致积热蕴结于胃,复因感受外邪或伤食以致郁化火,灼伤胃络,胃气上逆而致吐血。

(2) 肝火犯胃:七情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上犯损伤胃络,迫血上行致吐血。

(3) 气不摄血: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血溢经外上逆吐血。

2、 辩证论治 临床辩证时,尤其应当详细察明证情,分清虚实,结合病情标本缓急。然后确立治则,进行治疗。

(1) 胃中积热:

证候:血色鲜红或夹食物残渣,脘腹胀满,甚则作痛,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 肝火犯胃:

证候:吐血鲜红或紫黯,暴吐如涌,口苦胁痛,心烦易怒,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平肝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肠加减。

(3) 脾失统摄:

证候:吐血色黯而淡并反复发作,消瘦乏力,心悸气短,腹胀便溏,舌淡少苔,肢冷脉细。

治法:补益气血,收涩止血。

方药:黄土汤。

3、 辩证施护

(1) 胃中积热:

① 患者吐血量多时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② 对患者要关心照顾,吐血后及时给予淡盐水漱口,并保持口腔清洁。

③ 吐血时护士要镇定,抢求措施及时,要劝导患者情绪安定,卧床休息,不要太惊惶,设法消除其恐惧忧虚,紧张心理状态。

④ 患者出血量多时可暂禁食及热水。血止给予和半流和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为宜,饮食不宜过热,以免血热妄行更致吐血不止。

⑤ 吐血量少时可及时给白芨粉3g,用适量温开水冲服或藕节炭5~6个水煎服。

⑥ 中等量出血可给予三七粉1.5g,白芨粉3g,调服,服药后半小时内勿进食饮水。

(2) 肝火犯胃:

① 此证患者吐血暴吐如涌,故要绝对卧休息,减少活动量。

② 因七情内伤而致肝火犯胃吐血较甚,要劝导心情平静,不要心烦着急,要尽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

③ 病宜光线稍暗,减少噪音,便于安静休息。

④ 吐血不止时可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过到祛火止血。

⑤ 要严密观察病情,吐血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或有心窝部痛或胃中烧灼嘈杂感,或持续胃痛者突然痛减而头晕全身无力为吐血之征象。

⑥ 要随时注意出血量、面色、精神、血压、脉象等情况,若出血初止,腹痛突然加剧,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质淡,脉细弱则为气随血脱之重危证候,可用独参汤益气固脱,或用参附汤回阳固脱,可加三七粉、云南白药、阿胶等止血,并立即做好输血及抢救准备。

(3) 脾失统摄:

①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者,要多加休息,不能过于劳累以免加重吐血症状。

② 饮食宜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忌烟酒,常嘱藕、蔬菜、桔子等,食不宜过凉,以防伤脾。

③ 平时可考虚针刺疗法,取穴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脾俞、梁门。耳针穴位可选用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

4、 养生指导

(1) 注意生活起居有节,有能过度劳累。

(2) 饮食调量适宜,不能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忌辛辣之品过量饮酒。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人体,尤其在寒热交替季节,防止感凉诱发。

(4) 对素有胃脘疼痛旧疾者,既要注意不能劳倦过度,又要避免七情刺激,以免复发。

便血

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均称便血,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结阴等。后世医家又以血之清浊而立肠风、脏素之说。西医所指的肠道炎症、溃疡、息肉、痔疮,及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等属于本证范围。

1、 病因病机 主要与风火热毒或阴寒内伤、寒气下迫有关。

(1) 火热伤络:暴饮暴食,或酗酒过度致迫血妄行,渗入大肠发为便血。

(2) 湿热下注:久居潮湿之处,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热,热伤阴络,营血失道而致便血。

(3) 脾胃虚寒:久病失养,劳倦过度,气失统摄,血无所归,血离脉道,而为便血。

2、 辩证论治 便血之证多因肠道湿热,或脾胃虚寒所致,故临证时要分清虚实,然后确立治疗原则。

(1) 肠道湿热:

证候: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选血后便,或腹痛,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合赤小豆当归散。

(2) 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下血,色紫暗或黑,腹痛隐隐,喜热饮,怯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温阳健脾、坚阴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味。

3、 辩证施护

(1) 肠道湿热:

① 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疲劳。

② 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的心理。

③ 便血实热证,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酒烟,出血期宜给软烂少渣,易消化食物。平时常吃一些绿豆百合汤,鲜藕汁加食盐,各种果汁、菜汤、杏仁、茶、柿饼、黑木耳等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品。

④ 注意观察便血的时间、量、色、质,如继续排出柏油样便,血压下降,脉细而数,呼吸急促,表示出血未停,要多加关心。若出现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说明有虚脱的可能,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抢求准备工作。

⑤ 因实热证患者常口渴,可用生地、地榆、侧柏叶各10g,煎朋代茶饮,冷服清热止渴。

⑥ 便血是痔的主要症状,而痔出血与大便干燥关系密切,如大肠热结可服清热凉血通便药,平进多吃清祛火的蔬菜,减少便秘的发生,并使大便软化易解、便血可止。

(2)脾胃虚寒:

① 患者素体虚弱,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之邪。

② 脾虚者则要加强营养,饮食上以高热量为主,食不宜过凉,忌食生冷瓜果,以防伤脾,宜少食多餐。

③ 若出血初止,不可大意,仍需加强观察,如出现突然腹痛加剧拒按,心慌,四肢湿冷,脉细数,可为大出血的征象,要立即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④ 便血者从生活起居护理方面多加照顾关心,出血期间嘱患者平卧在床上大小便,不要用力,以免增加腹内压力,便后用温水帮助擦洗干净,肛周涂以油脂以保护皮肤,及时记录血的量、性质、颜色、时间,并留取标本送检。

⑤ 本配合针刺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位。也可选用耳针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以达到健脾止血。

⑥ 若经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血仍不止,或合并其他疾病,应考虑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

4、 养生指导

(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过度疲劳。

(2) 平素少食辛辣、煎博之品,否则辛热蕴结于胃,湿热下注大肠,酿作痼疾。

(3) 在寒热交替季节,易感凉诱发,故注意寒温调节。

(4) 便血患者平时多吃新鲜蔬菜、香蕉、蜂蜜、桔子、芹菜、菠菜等保持大便通畅,勿久蹲厕所或用力过猛,防止旧病复发。

尿血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的病证。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临床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肿瘤、膀胱肿瘤及过敏性紫癜等病。

1、 病因病机 尿血的发病部位在肾与膀胱,外感内伤致使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均可引起尿血。

(1) 热结膀胱:感于外者,系风热火毒、由表入里,蓄结于肾与膀胱,生于内者,脾胃运化失常,湿郁化热,湿热下注膀胱,热伤血脉引起尿血。

(2) 心火内盛:思虑劳心,心火亢盛,移热小肠,血渗膀胱而致血尿。

(3) 阴虚火旺:劳倦过度或房事失节,肾阴亏损,相火动灼伤膀胱血络,血溢络外,遂成血尿。

(4) 脾肾气虚:久病失养,脾肾两虚,脾虚则中气下陷,气不摄血,肾虚则下元空虚,固摄无力,脱陷妄行,血随尿出。

2、 辩证论治 对尿血的辩证要分清属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实火治当清热泻火;内伤虚火治当滋阴清热;气阴两亏则宜益气养阴止血。

(1) 湿热蕴结:

证候:小便带血,色鲜红,伴见恶寒发热而周身酸楚,口渴喜饮,腰酸痛,湿盛者兼而浮肢肿,热盛者兼见发热重,口干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2) 心火内盛:

证候:小便带血,尿色赤,或镜下血尿,伴有尿道灼热感,心烦,夜寐不安,面赤咽干或口舌生疮,口渴喜热饮,舌尖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导赤散加味。

(3) 阴虚火旺:

证候:尿血色淡红,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口干、便干或头晕耳鸣,颧红,舌质红,苔少,脉搏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

(5) 脾肾气虚:

证候:小便带血,色暗或兼血块,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差懒言,便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自汗气短,舌体淡胖,脉濡或沉细。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肠。

3、 辩证施护

(1) 湿热蕴结:

①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② 要关心、耐心体贴患者的痛苦,给予安慰,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③ 证见尿色鲜红可用白茅根 30g,竹叶10g,车前草30g煎汤代茶饮。

④ 饮食方面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多饮开水,忌食炙搏、肥腻、海腥、虾、蟹、羊肉等物,以免尿血加重。

⑤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小便的次数,血尿的浓淡,有无血块,并详察全身状况,如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短息微,脉细微弱为气血亏虚,气随血脱之证候,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⑥ 可配合针刺膀胱俞、中极、曲泉、血海,达到止血目的。

(2) 心火亢盛:

① 患者要卧床休息,协助其生活护理,避免烦劳过度,以免心火偏盛而尿加重。

② 患者证见口舌生疮可外用绿袍散或锡类散涂擦一日三次。

③ 饮食宜清淡 ,可常吃一些马兰头、白茅根、荠菜花、鲜藕节、甲鱼等凉血止血,忌食葱、蒜、姜、辣椒、川椒、胡椒、烟酒。多饮开水、西瓜水。

④ 患者夜寐不安可在睡前针刺神门、内关穴位。

(3) 阴虚火旺:

① 避免情志刺激,减少郁怒动火而加重病情。

② 患者因夜间盗汗,故加强巡视,有汗及时擦干防止外邪侵入。

③ 可用鸡蛋1个打一小孔,放入大黄粉3分,蒸熟食用以止血尿。

④ 患者病程较长,要劝其安心养病静卧少动,积极配合治疗。

(4) 脾肾气虚:

① 病室应温暖,嘱患者注意寒温,严防止外邪侵入。

② 患者因尿血时间较长,故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在出血期绝对卧休息,血止后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防御机能。

③ 注意床单位清吉,平整,干燥,保持外阴皮肤的清洁。

④ 要节制房事,避免操劳过度,影响康复。

⑤ 饮食可给糍补之品如羊肉、瘦肉、鱼、蛋等以补元气有利于康复。

5、 养生指导

(1) 避免情志内伤,生活要有规律。

(2) 不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3)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以减少本病发生的机会。

(4)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才能较好地治愈尿血。

衄血

凡血从鼻、齿龈、耳、舌、皮肤等处流出者称衄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有鼻衄、齿衄、耳衄、舌衄、肌衄等名。临床以鼻衄较多见,故本谝讨论鼻衄。 鼻衄可由鼻腔疾病和全身疾病引起,前者属五官科范围,后者可见于某些感染性、发热性疾病,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病、风湿热等。

1、 病因病机 肺开窍于鼻,肺胃热盛,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肝火上乘,及气不摄血皆能引起鼻衄。

(1) 肺经热盛:外感风热或风寒束表化热,肺热上壅,灼伤脉络引起鼻衄。

(2) 胃热壅盛:脾胃素有积热复因酗酒过度,迫血妄行鼻衄。

(3) 肝火上逆:情志内伤,气郁化火,上乘于肺,木火刑金,气火灼络鼻衄。

(4) 阴虚火旺:肾水不足,水不制火,相火偏亢,火热扰动阴血,血行于上而致鼻衄。

(5) 气不摄血:久病脾胃虚损,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血无所主,从阳络而发为鼻衄。

2、 辩证论治 治疗鼻衄当以止血为主,故辩证论治同时应标本兼施,在局部应用止血措施。

(1) 肺经热盛:

证候:发热恶寒,咳嗽痰少,口干鼻燥,血红量少,脉数苔薄。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

(2) 胃热壅盛:

证候:鼻衄量多,色红,鼻燥口臭,口渴引饮,便秘溲黄,脉数苔黄。

治法:清胃泄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

(3) 肝火上逆:

证候:鼻衄量多色红,头痛目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脉弦苔黄。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

(4) 阴虚火旺:

证候:鼻衄,口渴饮不多,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脉细数苔薄舌红。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5) 气不摄血:

证候:鼻衄色淡,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唇淡,脉细,苔薄舌淡。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3、 辩证施护

(1) 肺经热盛:

① 患者取平卧低枕位或坐位头部向后仰。

② 用凉水浸湿毛巾敷于前额,亦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根上,达到初步止血。

③ 病室空气不宜干燥,冬天屋内有暖气可在地面晒一些水,湿润空气可防止因鼻燥而衄血。

④ 此证鼻衄量比较少,劝患者不要惊慌,可采取一此简易而行的止血办法如用湿棉球蘸黑山栀粉塞出血鼻孔。或用止血粉(炒蒲黄、黄芩、血余炭各等量共研细末)填寒鼻腔压迫止血。

⑤ 劝其多饮清凉饮料如桔子汁、西瓜汁等。

(2) 胃热壅盛:

① 此证患者鼻衄量多色红,可用止血海绵、三七粉纱条塞鼻腔或用消毒后的马勃散蒲片放于鼻腔出血点上来达到止血目的。

② 患者心情往往紧张,恐惧,心慌故要耐心细致进行解释,消除紧张情绪 ,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衄血复潮。

③ 合理调节饮食,宜给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如藕粉、瘦肉、鱼、牛奶、鸡蛋、蔬菜等,禁止过食辛辣动火之物,戒烟酒。

④ 中药宜凉服,多饮清凉饮料。

(3) 肝火上逆:

① 患者证见心烦易怒,故劝其尽量少恼怒,平时克服急怒的脾气,以防止升火衄血加重。

② 室内湿度不宜过高,空气要流通,衣服不宜穿得过热。

(4) 气不摄血:

① 注意休息,不宜过度劳累。

② 要严密观察病情,若鼻衄不止,同时兼有其它出血,症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者,为气随血脱,可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③ 护理人员必须知道凡衄血患者,除在治疗用药中应避免辛燥、香、窜以防升散外。“衄家不可发汗”。“衄家慎用火灸”。

④ 可用别直参6g煎汤,加童便一盅冲服,治气虚衄血不止。

4、养生指导

(1) 要经常注意卫生,禁止挖鼻孔。

(2) 要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干燥,常涂薄荷油。

(3) 避免情志激动,以防升火,衄血复发。

(4) 饮食宜清淡,不能过食高粱厚味,炙煿辛辣之品,戒烟酒。

(5) 不能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

(6) 要积极治疗鼻腔内病灶。

上一篇:三月里护眼必知事项 由内到外滋补

下一篇:中医几种腹泻种类的诊治

慢病护理相关推荐
全部
更多慢病护理资讯
热门推荐
  • 最新更新
  • 热门推荐
  • 精彩推荐
什么原因造成了白头发
说到白头发,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老年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有白头发。其实,现在很多青少年也有白头发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白头发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吧。导致头发变白的坏习惯1、营养摄取不均现代人因为忙碌,常常在外匆匆解决一顿饭,营养摄取严重不均衡。黑色素细胞在缺乏营养的情况下,无法制造...
睡觉前的健康小知识
睡觉前的健康小知识大家都知道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把,睡觉前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小知识,这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问题。睡觉前不要吃东西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放慢,进入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來,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夏季高温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呆在有空调的地方不出去。但是没办法,我们总会遇到要出门的情况。在炎热的太阳底下,非常容易中暑。下面小编就分享几招妙招给大家,教教大家夏季如何预防中暑。1、居室通风防中暑最重要的是室内通风,千万不要经常门窗紧闭。早上或傍晚的时候最好开窗、开门通风,中午炎热时则可以开空调或电扇...
被鱼刺卡住后的解决方法
大家在吃鱼的时候,都有遇到被鱼刺卡住的时候。那么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几种被鱼刺卡住后的解决方法吧。1、橙子皮化解鱼骨。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2、用维生素C软化。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3、...
家长们遇到小孩子吃错药要什么办
小孩子都是比较好动的,在家里玩的时候,有时候会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误食了一下药物。那么,家长们遇到小孩子吃错药要什么办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把。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正确处理的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首先,尽快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为就医时提供...
黑眼圈是机体失衡的一种现象
时下的年轻人,很多人都有熬夜的情况,因为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眼睛出现黑眼圈现象。但是长时间熬夜会导致皮肤变差,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疾病。如果黑眼圈长时间没有消除,可能就不只是因为熬夜了,还可能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与健康息息相关。眼睛也不例外。当眼睛发生黑眼圈,并持久不消退时,可能...
上班族应该如何午睡
午睡是养生的好习惯,特别是对上班族来说。中午坚持午睡,能够让下午保持精神抖擞,下午工作也能充满激情。那么上班族应该如何午睡才更健康呢?上班族如何午睡?1、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为确保午睡的品质,午餐时不要喝酒、浓茶、咖啡等,以免因为兴奋而难以入睡,白白浪费了午睡的时间...
怎么样健康吹空调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会吹空调,但是长时间吹空调容易得空调病。怎么样健康吹空调呢?吹空调是有方法的?专家给我们讲解了健康吹空调的几种方式,相信看我们的介绍以后一定能够帮助您在出汗的时候如何健康吹空调。大家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在炎热的夏季突然进入空调房或是长时间在空调房呆着,会让身体感到不适应。想要在空调...
我们应该如何护理我们的耳朵
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听歌、看电影的功能,于是很多年轻朋友都喜欢用耳机来听歌看电影,但是你知道吗,听歌的时间不宜过长,容易给耳朵带来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护理我们的耳朵呢?怎么样才能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听歌不宜太久“戴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这样一句在网络上流行的话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座右铭...
牙膏的七大妙用
牙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但是出外旅行牙膏7大妙用你们一定不知道,下面就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牙膏的七大妙用。1、当皮肉因外伤碰破时,可以在伤处涂上牙膏进行消炎、止血,然后再包扎上。作为暂时急救药,以药物牙膏成效显著。2、当被蜂蜇了时,可以在蜇咬处涂上牙膏,这样就可以消除红肿,因为蜂毒是酸性物,而牙膏属弱...
乳腺癌手术对夫妻生活有何影响?
乳腺癌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女性中,它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卵巢功能失调、独身或不正常哺乳有一定关系。治疗早期以切除为主,手术后如果没有转移,一般都能很好地恢复。但部分病人在手术后会出现性功能改变,比如:性欲减退、性高潮消失等现象。这些情况多数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妇女在术后失去了原来丰满隆起、富有魅力...
食管癌术后如何护理?
病人情况各异,不宜强求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保质保量的供给饮食,且应把食管癌病人的饮食护理作为护理重点,具体详细的护理记录,以便分析和总结经验,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食管癌术后护理食管癌患者饮食护理:合理膳食食管癌病人术后消耗较大,由于食欲不振,营养摄入多有不足,同时,手术、化疗或放疗对机体的打...
乳腺癌术后切口五点护理要点
患者手术后,由于血肿、异物、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和放疗、化疗造成的免疫及骨髓抑制使伤口容易感染。除了在手术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应用适量的抗生素。手术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1、手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如果患者体温升高,且伤口疼痛,则提示伤口发生感染。体温过高,应物理降温,防止过多...
面部美容术护理
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首先了解患者心理要求和手术目的,做好解释工作。2.了解患者饮食和服药情况,平时服人参或血管扩张药物应停用2周后安排手术。3.联系术前照相,作手术后对照。4.术前3天头发消毒,每日2次用中性肥皂清洗头发,然后用1:5000苯扎溴胺消毒溶液反复浸泡。术晨剃去切口部位2~3cm头发,...
如何补钙 防止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人类退行性病变,不仅造成骨骼疼痛,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是骨折的祸根。骨质疏松使骨强度、骨韧性降低,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和关节功能退化。致使平日不注意发生的碰撞、滑倒、小小的受伤、甚至很轻微的一个动作,都非常容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的产生无声无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
整形术后学会重视自我“护理”
整形手术后,完全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针对不同部位的整形,受术者有的放矢地做一些自我护理,整形效果会更好。看了又看利于眼部整形恢复眼部整形是医生们做得最多的手术。无论哪种方法的重睑术、眼袋去除术,均属于创伤美容的范畴。受术者在术后做睁闭眼动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至于术后不敢睁眼,躺在床上闭目休息...
鼻手术的术后护理
各类鼻沾膜炎可采取简便的坐位滴鼻法。头后一侧倾斜并向后稍仰于该侧,滴入药液2~3滴,等药液弥散均匀分布于鼻粘膜表面,然后按同法再滴另一侧鼻腔。如系鼻窦疾病,则以卧位滴鼻法较理想。仰卧,垫肩,头后仰下垂于床沿(头顶朝地、鼻孔朝天),每侧鼻腔各滴药5~6滴,并略向患侧倾斜转支,滴完药后再将炎性鼻涕擤出。...
神经外科术后如何护理?
帮助恢复病人的正常情绪时常注意观察病人的思想情绪,多作解释和安慰工作,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恢复病人的正常情绪时常注意观察病人的思想情绪,多作解释和安慰工作,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病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也可适当参加一些如乐活动。对于有猜疑、强迫观...
隆鼻术后的护理需知
接受隆鼻手术后,完全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为了缩短这一过程,术后需要做些什么呢?隆鼻是现代女性实现完美的一种很时尚的方法,那如何让自己轻松不知不觉中,如梦幻般拥有一个美人鼻呢?专家提醒您,选好医院,做好护理,是一大关键。术后处理术后的24小时内,你的面部会肿胀,感到鼻子疼痛和钝性的头痛,对这些不适医生...
X射线类检测后半年再怀孕
做准妈妈前,只要做好孕前检查,避开X射线检查,就能放心受孕了。但对于特殊的准妈妈,如长期服用避孕药、上有节育器或肿瘤患者等,怀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菊新介绍,患有肿瘤疾病的女性,一般要接受放射治疗,即使病情允许要孩子,也不能马上要,至少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才能怀孕,否则容易导...
面部除皱术后护理需知
岁月,环境,生活的变迁,在人们的面容上留下了痕迹,皱纹若隐若现。皱纹的出现是皮肤老化的明显标志,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和皮肤养护可以延缓皱纹的发展,但不能阻止皱纹的出现,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是面部除皱术。由于手术须在面额部进行,故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面部除皱术可分为上睑,下睑,额部,面上部,全颜面,整个面...
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后如何护理?
消化道及腹部手术与饮食禁忌关系密切,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应如何护理呢?1.禁忌任何食物的摄入消化道及腹部较大的手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须禁食。在手术后2-3天后,如肛门排气,则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这段时间内,流质应清淡富于...
内痔的四大预防和五大术后护理
内痔生于齿线以上,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专家指出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多为无痛软性肿块,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贫血。因此内痔预防和术后护理很关键。专家针对内痔的预防提出如下注意事项:1、预防内痔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2、预...
整形手术后要适当功能锻炼
整形手术切口拆线后为防止皮片挛缩应进行功能包扎和功能锻炼3~6个月。整形手术切口拆线后为防止皮片挛缩应进行功能包扎和功能锻炼3~6个月。功能锻炼方法:1、颌面部眼睑拆线后植皮区涂羊毛脂或其他油脂用手指上下方向按摩,防止皮片过快收缩。口唇外翻,拆线后应嘱患者经常做上下唇内翻活动亦可用手按摩,睡眠时用弹...
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术如何护理?
动完手术后,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对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术该如何护理呢?术后护理1.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每4hi次,通过体温曲线观察发热情况。高热患者应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使用退热剂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应用剂量不宜过大,以防虚脱。2.保持固定效果,限制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并防止病理性骨...
怎样治疗关节骨刺
颈椎上的骨头长出一个疙瘩,手指关节变形,膝盖骨变得奇形怪状……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人的骨头也在逐年退化,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严重的会导致头晕、手麻,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出现,但是,无症状的骨刺可以不理它,至于一些广告吹嘘的可以剔除骨刺,将骨质增生磨平,完全不可信。“骨刺&r...
纹眼线后该去如何护理
文眼线可以美化眼睛轮廓,使之层次分明,生动立体,更重要的是能够矫正各种不同眼型的缺陷,明眸更添神韵。但是眼睛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眼睑处的皮肤是全身皮肤最薄的地方,也是最敏感、毛细血管最丰富的地方,在文刺时会出现出血多、不上色、文刺过深等问题。正是以上问题会导致文刺后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
胃癌术后如何护理?
胃癌是发生在胃部的病变,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进食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治疗期的患者来说,就更显维艰。眼看患者说日渐消瘦,但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却无能为力,对于术后患者该怎么护理呢?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旱期出血、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脉数及血压下降c2,病人取平卧位,6小时后如血压平稳取半卧位,保...
高龄患者术后护理要诀
手术后第一天,病人就可以进行床上运动,并逐渐坐起来,避免卧床并发症。上周,市北医院骨科主任王龙滨、支部书记徐永强等带着慰问品,冒着高温专程来到闸北区景风路403弄7号,探望3个月前来市北医院接受用微创技术完成髋部骨折手术的93岁周玲芳老人,为她提供医疗咨询护理服务。望着在家行走自如的周玲芳老人,王主...
补牙后牙痛怎么办?
网友问:我前段时间在某医院做了龋齿治疗,出现过几天疼痛。可近来吃雪糕时又出现疼痛。请问医生补牙后出现疼痛怎么办?答:因牙病去医院治疗之后,有时又出现牙痛,这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因为治疗的反应,对牙髓进行失活(俗称杀神经),在封失活药后的当天或次日因为药物作用有可能出现牙痛,但疼痛不会很剧烈并且不...
健康导航